【国际观察】吉尔吉斯斯坦的传统礼俗:跨越千年的游牧文明密码
本报记者 李明远 比什凯克报道
在中亚腹地的天山脚下,吉尔吉斯人至今保持着独具特色的风俗传统。记者近日走访该国多个地区发现,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正以独特的方式传承着游牧文明的基因密码。
"见到长辈要右手抚胸鞠躬",当地向导阿依苏鲁向记者演示传统见面礼。据了解,吉尔吉斯人特别注重尊卑有序的礼仪传统,在家庭中,年幼者不可直呼长者姓名,而要以"阿凯"(兄长)、"阿帕"(姐姐)等亲属称谓代称。
在伊塞克湖畔的毡房里,记者受邀参加了颇具特色的"别什巴尔马克"宴席。这道由马肉、面条和肉汤组成的主食必须由最年长者先动刀切割,其余人方能食用。"分享同一块马颈肉是我们最隆重的待客之道,"76岁的部落长老托克托古尔解释道。
值得注意的是,该国至今保留着"抢新娘"的古老婚俗。不过当地政府强调,现代版习俗已演变为双方家庭协商后的仪式性环节。在婚礼上,新人要共饮一碗加盐的酸奶,象征同甘共苦。
人类学专家纳兹古丽指出:"这些习俗犹如活态博物馆,记录着吉尔吉斯人从草原到定居的文明轨迹。"随着"一带一路"倡议的推进,这些承载着游牧智慧的传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国际游客的目光。